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文明实践在行动丨阿左旗安达社区:文明实践聚民心 志愿服务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3-08-13 18:22:54 来源:腾讯网

文明实践聚民心 志愿服务暖人心

——记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社区”阿左旗额鲁特街道安达社区

“大家看我今天穿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服?”日前,记者走进阿左旗额鲁特街道安达社区国学小课堂,“星火”志愿服务队队员正组织暑期托管班的孩子开展“舞动的民族”特色活动。在志愿者的耐心讲解下,孩子们了解了蒙古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特色舞蹈和民族团结知识,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资料图)

像这样的活动,只是安达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平台深化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达社区充分依托各类群团组织、互联互动单位、文艺团队等社会力量,成立“小喇叭传佳话”“巾帼建功”“常青树”等7支志愿服务队,通过走访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聚焦群众诉求,制定服务清单,精准化、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涵盖法治宣传、扶贫帮困、便民助民等6大类75个方面。

“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志愿者是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安达社区党委书记甄甜告诉记者,社区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掘社区群众的特长,分门别类组织志愿者队伍,目前社区注册志愿者1450人,占常住人口的20%,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服务群众上千人次。“都说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这几年寒暑假连续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令我受益匪浅,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也切身体会到志愿服务合力的强大,这些都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星火”志愿服务队队员、大学生志愿者贾安雅说。

一二十个马扎就开讲,三五把椅子也能聊。走进安达社区所辖小区,党的理论政策“不出庭院”就能听到,群众需求“不出庭院”就能收集,身边小事“不出庭院”就能解决……这是安达社区倾力打造的“庭院讲堂”志愿服务项目,他们结合基层社会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服务居民群众等社区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到群众家门口,搭建起宣传、教育、关心、服务、动员群众的有效平台。

书香大讲堂、“基层文艺轻骑兵”“文化年货送上门”“榜样就在身边 英雄永不落幕”等各类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获得精神滋养的同时,也调动了各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更提升了社区综合服务水平。

在安达社区,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有不少。为当好辖区群众的服务员,社区通过“五社联动”,汇聚各方力量,每月为辖区内残疾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开展义务理发、义诊、打扫卫生等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活动2至4次;开展清理小广告、打扫卫生、植绿等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志愿活动,改善辖区人居环境;积极协调解决物业纠纷、污水管道堵塞、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打造“书香社区 魅力安达”特色品牌,成功举办五届“书香安达读书节”,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开办“社娃之家”,开展特色托管教育,在减轻上班族压力的同时,也为孩子们开辟充满爱与温暖的“第二课堂”。

事虽小却暖心,是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不懈追求。对此,空巢老人巴孜尔深有感触:“社区经常组织志愿者上门陪我唠家常、给我演节目,还带着我参加各类活动,让我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老人向记者诉说着志愿服务队为他做的点点滴滴,听上去事都不大,但每一件都办到了他的心坎上。

微光如炬,照亮你我。让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融入城镇的文明血脉——这是安达社区志愿服务队队员的朴素愿望。甄甜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积极推进社区服务适老化、适儿化,努力将社区打造成让居民舒心的温馨家园。”

丨阿拉善日报融媒体记者:纳日娜

丨编辑:史夏濛

丨审核:王萍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阿拉善日报官方微信《今日阿拉善》

推荐阅读